误区一:着眼于计量,而忽略创造
都说财务人员是计分的人,而不是得分的人。19世纪英国的科学家罗德凯文当时明确的界定了计量和改良之间的微妙关系,他说:不能计量,则无法改良。研究过很多案例发现,很少有哪个企业可是从始至终将计量的结果能有效的转化为改良动力,但是大部分财务人员只是会单纯的计量,但是不要忘记计量的本身不能创造价值,只有发生改良,才能以计量的数据为基础,这样才具有指导意义,财务的高层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们不仅关注发生了多少量,更关注有价值的改进措施,也反映出财务人员的创造能力。
误区二:埋头苦干,默默无闻
很多年轻的财务人员认为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能够得到与之相对应的回报,这种心理认知在过去几十年是主流的思想,但摆在今天就成为一种错觉。如果没人肯定你的工作价值,那么你的努力就一文不值。而且只有你自己能够主宰这些认知,财务人员普遍不善于推销自己,只懂得埋头苦干,想让工作来说话,这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无论企业内外,并不完全清楚你的工作也就无法判断你的能力,除非你可以主动并定期向他们汇报你的工作进程。要懂得这种沟通不需要死板的商业面孔,他应该是一个巧妙但不是诚恳,真诚但不夸张的暗示,让对方知道你是如何为企业实现目标,如何帮助企业发展的。
陷阱一:关注已知的,忽略未知的
财务人员喜欢确定和精确的事物,而不喜欢模糊的事物,所以会习惯性的更加关注可观察和可确定的事情,在财务事务上来说,财务会计更关注的是历史数据,因为历史数据不可变更,但要知道成功往往来源于未知的未来领域。未知的机会与风险并存,但是却同时主宰着企业的未来,高层领导应该具备透过内在的不确定性而充满自信的洞察未知事物的知识与技巧。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那么财务人员应该去找寻机会,探索未来,在规划未来机新的投资项目等充满变数和挑战的领域发挥才能。
陷阱二:关注成本,忽略价值
会计人员深知事物的成本,但是并不知道它们的价值。尽管会计师和分析师们努力地降低成本,但并不出彩。压缩成本并不困难,但是要知道零成本就意味着没有创造价值,没有创造价值那就是没有意义的。所以,真正的关键在于,以最低的成本换取更高的利益,同时创造更多的价值,要会牟利但并不仅仅是赚钱。
陷阱三:注重自身,忽视整体
我们不难发现,在企业内部发生争议的时候,最长听到的一句话是“这不是我们部门的事”如果当今的财务人员仅仅认为自己的工作只局限于本部门的话,那么就陷入了一个陷阱。人们只关心自己所属的部门,往往忽视了企业整体,包括其他部门。作为一名优秀的财务人员应该走出财务部,换位思考,力求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只有了解到其他部门的需求,才能做出合理的决策,才能为整个企业牟利。财务部门的高层应把眼界放宽放远,投到其他部门,去维系更好的部门合作关系。
陷阱四:墨守成规,缺乏创新
财务人员习惯于过去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过去积累的教训,以及前人的经验,却很少的质疑,更少的创新,掉进了一个墨守成规的怪圈。事实上,财务人员应该努力去寻找机会创新,并贯彻执行,一定要放宽眼界,开拓思维,去关注一些新的工作方法或内容,给企业创造更大价值。
财务管理|财务职业|财务管理误区|财务管理陷阱